基坑降水是指在開挖基坑時,地下水位高于開挖底面,地下水會不斷滲入坑內(nèi),為保證基坑能在干燥條件下施工,防止邊坡失穩(wěn)、基礎流砂、坑底隆起、坑底管涌和地基承載力下降而做的降水工作。
基坑降水方法主要有:明溝加集水井降水、輕型井點降水、噴射井點降水、電滲井點降水、深井井點降水等等。
(一)明溝加集水井降水
明溝加集水井降水是一種人工排降法。它具有施工方便,用具簡單,費用低廉的特點,在施工現(xiàn)場應用的最為普遍。在高水位地區(qū)基坑邊坡支護工程中,這種方法往往作為阻擋法或其他降水方法的輔助排降水措施,它主要排除地下潛水、施工用水和天降雨水。
在地下水較豐富地區(qū),若僅單獨采用這種方法降水,由于基坑邊坡滲水較多,錨噴網(wǎng)支護時使混凝土噴射難度加大(噴不上),有時加排水管也很難湊效,并且作業(yè)面泥濘不堪阻礙施工操作。因此,這種降水方法一般不單獨應用于高水位地區(qū)基坑邊坡支護中,但在低水位地區(qū)或土層滲透系數(shù)很小及允許放坡的工程中可單獨應用。
(二)輕型井點降水
輕型井點降水(一級輕型井點)是國內(nèi)應用很廣的降水方法,它比其他井點系統(tǒng)施工簡單、安全、經(jīng)濟,特別適用于基坑面積不大,降低水位不深的場合。
該方法降低水位深度一般在3-6m之間,若要求降水深度大于6m,理論上可以采用多級井點系統(tǒng),但要求基坑四周外需要足夠的空間,以便于放坡或挖槽,這對于場地受限的基坑支護工程一般是不允許的,故常用的是一級輕型井點系統(tǒng)。輕型井點適用的土層滲透系數(shù)位0.1-50m/d,當土層滲透系數(shù)偏小時,需要采用在井點管頂部用粘土封填和保證井點系統(tǒng)各連接部位的氣密性等措施,以提高整個井點系統(tǒng)的真空度,才能達到良好的效果。
(三)噴射井點降水
噴射井點系統(tǒng)能在井點底部產(chǎn)生250mm水銀柱的真空度,其降低水位深度大,一般在8-20m范圍。它適用的土層滲透系數(shù)與輕型井點一樣,一般為0.1-50m/d。但其抽水系統(tǒng)和噴射井管很復雜,運行故障率較高,且能量損耗很大,所需費用比其他井點法要高。
(四)電滲井點降水
電滲井點適用于滲透系數(shù)很小的細顆粒土,如粘土、亞粘土、淤泥和淤泥質(zhì)粘土等。這些土的滲透系數(shù)小于0.1m/d,用一般井點很難達到降水目的。利用電滲現(xiàn)象能有效地把細粒土中的水抽吸排出。它需要與輕型井點或噴射井點結(jié)合應用,其降低水位深度決定于輕型井點或噴射井點。在電滲井點降水過程中,應對電壓、電流密度和耗電量等進行量測和必要的調(diào)整,并做好記錄,因此比較繁瑣。
五)管井井點降水
管井井點適用于滲透系數(shù)大的砂礫層,地下水豐富的地層,以及輕型井點不易解決的場合。每口管井出水流量可達到50-100m3/h,土的滲透系數(shù)在20-200m/d范圍內(nèi),降低地下水位深度約3-5m。這種方法一般用于潛水層降水。
(六)深井井點降水
深井井點是基坑支護中應用較多的降水方法,它的優(yōu)點是排水量大、降水深度大、降水范圍大等。
對于砂礫層等滲透系數(shù)很大且透水層厚度大的場合,一般用輕型井點和噴射井點等方法不能湊效,采用此法最為適宜。深井井點適用的土層滲透系數(shù)為10-250m/d、降低水位深度可大于15m,常用于降低承壓水。它可以布置在基坑四周外圍,必要時也可布置在基坑內(nèi)。有時這方法與其他井點系統(tǒng)組合應用降低水位效果更好。
降水的缺陷:
對于基坑底部有可能發(fā)生突涌、流砂、隆起的危險場合,深井點降低承壓水位,有助于減除壓力、保證基坑的安全性。深井點的缺點是:由于降水深度大、出水量大和水位降落曲線陡等原因,勢必造成降水的影響范圍和影響程度大,因此基坑周圍建筑物的不均勻沉降要足夠重視、慎重對待、定時觀察,及時處理。
基坑工程中對場區(qū)地下水處理采用排降法較阻擋法的最大缺陷是會引起鄰近建筑物的不均勻沉降。
由于每個井點周圍的水位降低是呈漏斗狀分布,整個基坑周圍的水位降落必然是近大遠小呈曲面分布。水位降低一方面減小了土中地下水對地上建筑物的浮托力,使軟弱土層受壓縮而沉降;另一方面空隙水從土中排出,土體固結(jié)變形,本身就是壓縮沉降過程。地面沉降量與地下水位降落量是對應的,地下水位降落的曲面分布必然引起鄰近建筑物的不均勻沉降。
當不均勻沉降達到一定程度時,鄰近建筑物就會裂縫、傾斜甚至于倒塌。因此配合基坑邊坡支護進行降水設計和施工,必須高度重視降水對鄰近建筑物的影響,把不均勻沉降限制在允許的范圍內(nèi),以確?;蛹爸車ㄖ锏陌踩?。為此,可以從以下幾方面制定減少不均勻沉降的措施。
由于基坑周圍的水位降落曲線隨降水要求、降水方法和具體方案的不同而差別較大,因此不要提出過高的降水深度,在滿足基本降水要求的前提下,對各種降水方法應分析和比較,篩選最佳的降水方案。
在降水井點與重要建筑物之間設置回灌井、回灌溝,降水的同時降水回灌其中,使靠近基坑的建筑物一側(cè)地下水位降落大大減小,從而控制地面沉降。減緩降水速度,使建筑物沉降均。在鄰近建筑物一側(cè)將井點間距加大以及調(diào)小抽水設備的閥門等,減小出水量以達到降水速度減緩的目的。
提高降水工程施工質(zhì)量,嚴格控制出水的含砂土量,以防止地下砂土流失掏空,導致地面建筑物開裂。布設觀測井和沉降、位移、傾斜等觀測點,進行定時觀察、記錄、分析,隨時掌握水位降低和基坑周圍建筑物變化動態(tài)。同時,還要了解抽水量和含砂量。做到心中有數(shù),發(fā)現(xiàn)問題及時采取措施,預防事故發(fā)生。
基坑降水考慮的因素
在采取上述處理方法對基坑進行降水處理時,對選擇的降水方法還應該考慮以下因素:
(一)場地條件及該建筑物設計施工資料
場地條件制約著降水方案的制定,它主要包括場地四周已有建筑物的高度、分布、結(jié)構(gòu)和離擬建工程的距離;地基四周的地下設施(包括給排水管道、光纖電纜、供氣管道等);向外抽水排水通道以及供電情況等。有關(guān)設計施工資料包括基坑開挖尺寸和分布;地下建筑物施工的有關(guān)要求等。這些條件決定了所采用降水方法和具體的設計施工方案,也決定了具體保證周邊建筑物和地下設施安全的實施措施。